·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青岛 > 文艺精品 >

青岛笔墨丹青添彩“上合”

●100余位青岛艺术家参与创作 ●30余幅作品入驻青岛国际会议中

来源:青岛日报时间:2018-06-12 10:20

 
■曾先国在创作作品。
■刘世骏郝麒联袂创作的国画。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李 魏

上合青岛峰会期间,来自青岛艺术家的笔墨丹青无处不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00余位青岛艺术家参与创作,囊括国画、水彩、油画、书法等多个门类的本土艺术创作,遍布主会场和市内重要会见场馆,其中入驻主会场——青岛国际会议中心的67幅作品中,青岛及青岛籍艺术家的创作就占到了一半。

青岛水彩面朝大海集体发力

几乎与城市历史等长、延续百年的青岛水彩,无疑是此次峰会上的一大亮点。在国际会议中心滨海一侧的观海长廊上,九幅2.6米高、2.2米宽的大尺幅水彩画,以青岛独特的山、海、城、帆为内容,与窗外的天光海色交映成趣。

“如此大尺寸的水彩画创作并不多见,也给我们出了道难题。”水彩画家王迪告诉记者,在上合青岛峰会上展示与推介青岛水彩的综合实力,这成为每个参与其中的艺术家的使命担当,带着这份压力和干劲儿,这项始于年初的特殊任务让大家过了一个充实的、满怀豪情的创作年,直至四月,整个创作过程是一波三折。

买不到符合尺寸标准的水彩纸是画家面临的共同难题,市面上通用的水彩纸,最宽1.5米,所以只能拼接。“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人主张保留水彩纸拼贴后中间的接缝,还有人主张彻底抹去中缝,让它不留痕迹……”意见最终达成一致:彻底弥合拼接的缝隙。此时,许多画家的创作已进行了三分之一,不得不重新来过。王迪说,他曾经尝试创作过1.87米宽的水彩画,所以算是有一定的经验,“水彩纸本身有明显的收缩性,如何拼接也是很讲究技巧的。”

水彩画的选题也是一大难点,为此青岛市美协主席王绍波集合一众青岛水彩画家,逐一落实具体创作内容:“山,海,船,老房子,所有元素都要展现青岛之大美,更要确保每个人都能发挥自身优势,同时避免与他人题材‘撞车’。”王绍波说。

王迪选择画青岛的崂山,“崂山的石头非常美,天光色,灰白的,象征纯洁,还有青岛的老船。过去,我在海上工作,对青岛的老船非常有感情,同时,我又加上了快艇,现在渔民们会开着快艇回家,它反映了时代的变迁。”王迪至今还记得,有一天王绍波突访画室,进门就一句话,“你这是按照国展的标准在创作啊!”这无疑是对王迪创作的最高评价。“难道不是吗?要交就要交完美的‘作业’,让世界通过这张画,更好地了解青岛。”王迪说,对于所有水彩画家而言,这都像是一次国家级的大考。

除去位于观海长廊的九幅作品,著名青岛籍水彩画家陈坚,以及王绍波的两幅海之主题的水彩作品,也都悬挂于国际会议中心的不同区域内,陈坚的海,是他一贯描绘的平静的海, 晨曦中细浪轻拂沙滩;王绍波的海,展示的则是天海一色的寥廓,天空有海鸥振翅翱翔,高远昂扬。据说,为了避免水彩纸的拼接,王绍波特别使用了布面丙烯作为媒介材料,使用的则是水彩的绘画技法。

三幅“巨荷”寓意上合之“和”

为了这次在家乡青岛举行的上合峰会,以水墨见长的著名画家杜大恺创作了三幅作品,画崂山,画老城的红瓦绿树,还有一幅超过7米长、2米宽的巨幅荷花。这位年过七旬的艺术家在青岛总共用了45天时间,完成了三件作品的创作。他向记者透露,自己在青岛的学生也为此助力不少,毕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如此大尺幅的作品,在体力上也是一大考验。

杜大恺介绍,所画的虽然是自然的美景,却并非真的画景,他更强调一种精神性的表现。比如画崂山,画的不是山景,而是要凸显一种高山仰止的崇高感。摆在宴会厅的荷花则以绿色为基调,用荷的盛放寓意上合青岛峰会和谐圆满。

青岛画家郝麒是赶去为杜老帮忙的学生之一,他告诉记者,杜老的这幅荷花更偏向于写实的风格,同时兼具了杜老从前一直擅长的壁画创作风格,非常具有装饰性。

郝麒还与恩师刘世骏共同完成了一幅长约6.4米、宽1.6米的荷花作品。这是一幅大写意作品,由师徒联手完成,由郝麒初步完成大的布局,刘世骏则着重于对花朵的调整,对色彩变化的把握。虽然是中国传统的水墨写意,整幅作品中却流露出印象派的色彩风格。

此外,青岛画家梁连生为上合青岛峰会创作的《映日荷花》,这几天也在连续刷屏,很多人在画中切实感受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悦目。

三种风格形态各异的荷花,传达的是共同的美好祝愿:“和”。

一种梅花,彰显排山倒海的大时代气势

位于主场馆国际会议中心茶歇区的梅花,出自青岛画家戴淑娟笔下,据说,她有位朋友被画中之梅传递出来的那股气势惊到了,评价她的这树梅花,有排山倒海之势。

对此,戴淑娟亦有小小的“自得”,她告诉记者,在这幅原本应是花鸟题材的作品中,她加入了山水画的元素,正像那位朋友说的,融入了山水的意境,画的是气势。“我所努力的,不在于画一棵树,一块石头,而是要寻求一种整体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这种表现方式是我前所未有的,我突破了自己。”

为了寻求创作的突破,青岛画院的艺术家张风塘、曾先国在完成自己为上合创作的基础上,又一起为这幅作品提出了修改建议,使其更加丰富完美。“我画的梅花,我把它看作是一个民族的向往,气魄。”

戴淑娟的这幅梅花图,源于元代王冕的诗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她透露,习近平主席曾经在一次面向中外记者的讲话中引用了这首诗句,这让她对梅花有了重新认知:“自古许多文人都画梅花,梅花在不同时代表现了人的不同境界、精神,我要表现的是一种大国大时代的气魄。”

书艺展现青岛历史文化之深厚

过去几日,在上合青岛峰会新闻中心,每天的文化互动中,现场书法演示与体验都会成为被围观的焦点。青岛学者、书法家宋文京现场书写的一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书法作品在一部媒体制作的短视频中为各国媒体人争相传阅。

宋文京告诉记者,此次在上合峰会的各个场馆的设计陈列中,虽然书法创作所占的比例小,但是依然难掩它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此次他有数幅作品悬于各分场馆,其中包括一间中俄会谈厅,他所书写的是取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此次主场馆陈列悬挂的仅有的10幅书法作品中,青岛书协主席范国强的一幅作品位列其中,他所书写的是与青岛渊源颇深、并在此度过其人生最后四年的康有为的诗句《康有为咏崂山》,山、松、石、云霞、神仙等崂山特色悉数囊括其中。

“书法创作展现的是独特的审美价值,也许外国朋友不能充分领略其要义,但是汉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呈现给世界,确是对青岛和世界深厚历史文化的一次绝佳展示。”范国强说。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