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在青谈“地域文化的魅力和前景”
来源:青岛日报时间:2018-01-05 13:46
“风”能够适应当地人需要,慢慢就会形成“俗”
地域文化是某一个特定阶段、某一个特定空间范围的文化,是最能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本身特点的文化类型。中国现在有56个民族,不管是占人口90%多的汉族,还是只有几千人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即便是汉族文化,上海的地域文化跟北京的地域文化,跟山东、河南的地域文化,也是有差别的。
中国地域文化的价值在于,它更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实际,特别是民间的、底层的实际。
司马迁在《史记》里面引用了当时的一个谚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可见中国人对于地域文化的自觉与关注可以追溯到比司马迁所在时代更加久远的年代。“风”是一种流行,是多变的;“俗”即习俗、习惯,比较稳定。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小范围的变化是“风”,大范围的变化是“俗”,而“俗”时间久了就成了传统。一种地域文化能不能沉淀下来成为传统,在于其本身的内容和价值。
文化的根本是物质的,是衣食住行
一讲到文化,大家可能会想到思想、学术、科学。但其实,文化的根本是物质的,是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中反映出的,才是文化最根本的部分。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特点之一。方言是人际交流最重要的工具,同一个区域讲同样方言的人,会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心态。比较闭塞的地方,相对开放的地方,方言要更多。因为自然环境的阻隔,中国南方的方言要比北方多。
在中国历史上,往往以方言为基础,形成一种地域政治集团,甚至形成一个行政区。比如,汉高祖刘邦是江苏沛县人,他的祖上是江苏丰县人,所以,他以丰沛两地的老部下为骨干形成了西汉初年的统治集团,就是所谓“丰沛故人”。刘邦将他的庶长子刘肥封为齐王,当时齐国的界限,就是根据百姓是不是讲“齐言”来划分的。
饮食是地域文化的另一特点。真正有地域特点的饮食,一定是那种既能够就地取材,又能对生活有所帮助的民间日常饮食,而非官方的、富人的、特殊场合的饮食。
民居也是地域文化的特点。一般民间的当地建筑,是适合当地环境的,它的建筑材料、所需的花费,都是一般平民所能够承受的。如果盲目学外来的风格,则不可能持续。改革开放后各地房地产刚兴起时,很多开发商盲目照搬发达国家,在中国北方城市也建造了很大的阳台,结果后来全都封掉了,因为保暖性差,不适应中国北方。
地域文化还具有民间信仰的特点。外国人往往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但是实际上中国有广泛的民间信仰,这种民间信仰比宗教信仰更加世俗化,更加关注现实。
小时候过春节,大年三十晚上开始,家里的垃圾不能倒,而要到年初五请了财神后,才可以倒出去。人们认为,如果提前倒出去了,就会把家里的财运倒掉了。在一些北方地区,大年初一吃的饺子要前一天晚上包好,表示新一年有吃不完的东西。
在上海,过年一般要做两个菜,一个是一种黄豆制品,上海人叫作“烤麸”,谐音是“靠夫”——可以依靠丈夫。做这个菜的寓意是,希望新的一年里家里的顶梁柱靠得住。还有一种青菜,上海人叫“塔苦菜”,发音和“脱苦”相似,寄托着脱离贫苦的期待。
还有些风俗习惯,如婚礼、丧礼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用具,都反映了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种愿望。
就地域文化的变化而言,最理想的是多元共存
地域文化是怎样产生的?
地域文化的产生,一个原因是地理环境。古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交通运输条件不便和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往往一方水土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另一个原因是移民。这里的移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一批人、一群人。比如,上海很多移民是从浙江北部、江苏南部来的,所以这些文化就构成了上海的基本地方文化。再加上其他因素,上海原来本地人的文化就被改变了。现在讲的上海方言,就不完全是原来上海旧城里的方言,也不是浦东的方言,而是加上了浙江的宁波话、江苏的苏州话,还有少量的苏北话,甚至还要加上英文,而最终形成的。
人口是文化最活跃的载体,移民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保存历史和记忆,有利于子孙后代的繁衍发展
我们对待精神文化,最好的办法是先保存下来,不要轻易毁掉。对那些还分不清楚精华糟粕的,就先尽可能保存,不要听任它自然消亡。到今天,本土文化必然会面临不少挑战。我们要靠“自觉保存”“积极保存”等方式保护物质或精神层面的,特别是优先保存濒危、很难“自然保存”的本土文化。
要挖掘地方文化,弘扬地方文化的优势,就得找到具体的指标、措施,而不是停留在一般的赞美或者批判上,这是没有作用的。即墨很多本土文化,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是因为它适应了本地自然人文环境。
即墨有着2500年历史,要延续这个历史,让即墨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古城历史遗产的同时,又能够传承本土文化精髓,开拓“文化即墨”的品牌效应,以期在未来地域文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