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青岛 > 文化名人 >

从艺四十余载,她将柳腔唱遍全国

来源:青岛日报时间:2018-06-05 10:08

■每周袁玲都会拿出2天的时间将非遗文化带进校园,手把手教孩子们表演柳腔。
■袁玲和团里的演员、乐师一起讨论如何在柳腔演出中将人物塑造的更加丰满、生动。
■台上一分钟,台下10年功。在追求柳腔的艺术道路上,袁玲“奔走”了40年。 
本版摄影 王 雷

悠长而深沉的二胡声,紧密相间的鼓点声,委婉细腻的唱腔回荡在练功房中……对于从艺四十多年的袁玲来说,即墨柳腔的韵味儿早已融入到了她的血液之中。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即墨柳腔传承人袁玲入选,成为即墨首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袁玲现为国家二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青岛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即墨戏剧家协会主席。1976年进入即墨柳腔剧团,工花旦、青衣。“早期,民间管柳腔叫‘盘凳子’,三两个演员围着凳子,没有乐器,就是伴着呱嗒板儿演唱。”袁玲介绍,柳腔产生于清代中期的即墨西部,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成,演员多利用农闲时节在集市村镇上表演。据了解,柳腔最有特色的唱腔非悲宫莫属,与旧时农村妇女哭坟的音调类似。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是柳腔发展的高峰期,剧团排演了多出柳腔传统戏和移植戏,并在山东省级、青岛市级等多项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袁玲说,青岛电视台还曾到剧团录制视频,当时的黑白片子已成为柳腔发展史上珍贵的影像资料。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迪斯科等西方歌舞传入国内,传统戏曲受到很大冲击,柳腔也未能幸免。即使在柳腔发展最惨淡的时候,柳腔剧团演员们也在为柳腔的延续而坚守着。

1989年,袁玲和柳腔剧团的演员们排了一场现代戏进京演出。“当时由于很多演员已经转行,剧团里没有合适的男演员了,我们便去崂山剧团借了一个来,可想而知当时的拼劲。”袁玲说,因为自己心里有份底线,做一件事便要尽力做好,对于柳腔也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其延续下去。正是这次进京演出,著名已故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一眼相中袁玲,将其收为关门弟子。

在漫长的从艺生涯中,袁玲注意艺术上的探索提高,在行腔、念白、表演等方面吸收兄弟剧种精华,不断丰富柳腔艺术、将评剧中的表演艺术精华有效地融进柳腔当中,使剧种的整体艺术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即墨柳腔不仅对演员的基本功有很高的要求,还注重刻画人物性格,从而表现角色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对于演员来说,可谓活到老学到老。”袁玲说。

“一个剧种一定要培养年轻演员和观众,否则就会被淘汰。”在平日排练中,传承人袁玲不断将这一理念传递给柳腔学员。她告诉记者,近两年,柳腔剧团坚持从身边普通人的善举中寻找灵感,柳腔小品剧《俊嫚》的主人公原型就是即墨市道德模范、替父母还债供弟弟上学的马俊俊。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0年,即墨柳腔剧团招收了20名学员,袁玲任指导老师传授柳腔的唱功唱法等表演艺术。近几年,她参与复排了柳腔传统剧目《墙头记》《姊妹易嫁》《龙凤面》等,2016年参加了现代戏《家风》的演出,获得业界好评。她秉承“戏剧人才从小培养”的观念,注重发现和培养柳腔艺术人才,在当地学校开办柳腔戏曲班。由她指导的传统戏《花灯记》唱段参加了全国第五届中小学艺术展,柳腔唱古诗节目参加了2018年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国学春晚。

“要将柳腔发扬光大,就需要不断提高剧种的艺术水平。”在袁玲看来,作为地方小剧种,柳腔缺少自己的导演、编剧和舞美等专业人员。在未来,柳腔剧团将努力将全国的优秀戏剧人才请进来,把优秀青年演员送出去。
   
    (青岛日报记者 梁 辰

记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