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交流 > 他山之石 >

浙博 让观众走进来有所悟

来源:人民日报时间:2018-05-25 10:05

 

观众正在体验油墨拓印。
严薇摄

   博物馆,像一座时空之桥。桥的一头是历史、一头是现实;一头是文物、一头是观众。如何将桥两头更好地“连”起来,如何让展柜里、库房内的文物“活”起来,如何让博物馆文化既馨香远播、又贴近人心?80多岁的浙江省博物馆,近几年来探索的步子格外轻盈灵动。
 
   培育新观众,让更多人与历史相遇
 
   初夏夜风中的浙江省博物馆,多位视障人士随讲解员走进文澜阁,听、触、感悟这座古藏书楼,在琴箫、丝竹、吟唱声中,和其他观众一起体验博物馆“古乐雅集”之夜。
 
   一组“河姆渡文化猪纹陶罐”的图片,吸引着杭州市湖墅学校的孩子们,博物馆课堂开进了这所特殊教育学校。听浙江省博物馆的老师讲完历史知识后,孩子们还自己动手绘制各种纹样。
 
   以浙江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百岁图》中的金石小品为样板,数十名老年观众跟着专家体验油墨拓印,并人手制作一件文创纪念品。
 
   国际博物馆日前后这一周时间,是浙江省博物馆今年的“观众节”,这三个画面,都是“观众节”上的景象。馆长陈浩说,“观众节”传递着一种理念:博物馆日不仅是博物馆界专业人士的节日,更是公众的节日。
 
   今年“观众节”十余场特色文化活动,将关注重点放在残障弱势人群、老年人等群体身上,浙江省博物馆是有意为之。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定制参观体验内容,希望通过这些努力,为博物馆培育新观众。
 
   从2004年开始,浙江省博物馆就取消门票,是全国最早向公众免费开放的省级博物馆之一。加上孤山馆区地处西湖核心景区、武林馆区周边是人气兴旺的文化广场等“地利”,这几年参观人数逐年增长。浙江省博物馆早已脱离了过去人们对文博场馆门庭冷落的固有印象,形象不再“高冷”。去年一年,观众达360多万人次,比免费开放前增加10倍以上。
 
   要让公共文化服务覆盖更广、惠及全民,除了取消门槛、敞开大门,浙江省博物馆一方面精心准备丰富的文化活动“大餐”,把观众吸引进来、互动起来;另一方面,把博物馆文化带出馆舍以外,走进社区、学校。像“文物会说话——浙博历史实验创课”“博物馆里的科学课堂”等特色课程,博物馆工作人员把“讲解文物+动手参与”的过程带到馆外,让偏远山区、海岛地区的学生在教室里也能“触摸”几千年前的历史文化。
 
   借助新技术,让馆藏文物活起来
 
   最近,浙江省博物馆在短视频社交软件上新开设了官方账号,还入驻一家知名的视频弹幕网站。这两个年轻时尚之举,意图很明朗:借助新媒体、新技术的力量吸引更多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
 
   仅3天,浙江省博的抖音账号已获得2.6万个点赞,“涨粉”近万个。另据统计,包括浙江省博物馆在内的7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合作推出的文物创意视频“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累计播放量已超过1.18亿次,点赞量650万,分享数超过17万。
 
   浙江省博最近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参观者中16岁至35岁的群体占比近70%,年轻观众已成为如今博物馆的主要受众。面对这样的年轻观众,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新技术潮流,博物馆搭乘新媒体、新技术的快车也是必然选择。
 
   比如时下流行的微信小程序,观众可以随时在手机上用小程序了解博物馆展览信息、收听语音讲解、参与活动互动,简便好用。而对博物馆管理者来说,这也正是了解用户需求的好渠道。
 
   “小程序的前端就像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海面下则是庞大的后台系统。”浙江省博物馆信息资料中心工作人员林梦璇介绍说,小程序后台系统除了能批量上传展品信息、审核发布互动信息、自动生成定制程序外,还能通过用户信息数据、用户操作数据分析用户行为,了解不同观众群体的参观需求。展厅参观动线图有什么特点、参观者在哪件展品前逗留时间最长,掌握了这些信息,有助于博物馆今后完善服务、提升质量。
 
   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认为,新媒体、新技术给博物馆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参观体验的便捷和丰富,更重要的是,博物馆和文博专家不再是唯一的权威,网络众声、各种身份的个体,都获得了平等的解读权利和发声途径。“比如视频网站上一条弹幕评论,可能就会从个人的专业和经验出发谈见解,往往出乎我们这些博物馆工作者的意料,提供了不同的观察视角,这样‘复调式’的观点碰撞就很有意思。”
 
   “过去,博物馆往往以教育者的姿态出现,观众则是被教育者。而现在博物馆不再‘高高在上’,而应以更加开放、平等、包容的姿态,与观众之间建立互动的关系。”陈浩说,像这样的角色变化,也要求博物馆自身在理念上有所转变。
 
   23日,浙江省博通过自己的官方公众号,邀请观众为下月“越地宝藏”大展中的文物写导览词,通过浙博专家组评选的导览词,将会在大展上与“玉三叉形器”“越窑青瓷俑”这些顶级文物一同与观众见面。与观众的互动还有更具深度的计划,浙博正谋划完善馆里的“自主式策展虚拟平台”,希望在互动方面作出更大胆的探索尝试。待技术成熟后,普通的文物爱好者,也有可能自己担任策展人、确定感兴趣的展览主题,从网上“借”来浙博馆藏珍贵文物的数字资源,布置一场属于自己的虚拟展览。
 
   满足新需求,让观众懂得看、享受看
 
   如果说吸引更多群体走进博物馆是文章的上半篇,那下半篇要做好的文章,则是走进来之后,博物馆如何让观众真正对文物感兴趣,懂得看、享受看,通过参观博物馆有所得、有所悟。
 
   近几年一些高质量的文博展览,博物馆把压箱底的宝贝都拿出来,通过媒体介绍传播,也收获了公众的认可和热情。遇到热门展览,展厅外观众一大早排起长队、等候数小时才能进场等热闹现象屡屡出现。
 
   但是,也不乏一些参观者只是奔着“国宝级”“明星款”的展品而去,不及其余、不加细想,让参观博物馆更像是一次文化猎奇。在专家看来,更应帮助观众完成从走马观花到心有所得的心态转变。
 
   无论是短视频、视频网站或是热播电视节目等给博物馆导入的“流量”、带旺的人气,最终还是要转化为有质量的注意力。
 
   对博物馆工作者来说,如何通过互动性、分众化的策展等,建立有趣、有效的导赏机制,真正让参观博物馆成为健康、时尚的文化生活方式。
 
   “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博物馆会越来越像一座可以各取所需的‘大观园’。”蔡琴这样感慨。观众走进博物馆那一刻,有的希望从往昔文明结晶中获取灵感,有的想要通过学习寻找答案,有的在寻求原乡本土的文化自豪感,有的想获得一种知性的、轻松的文化休闲,有的可能只是把博物馆的环境当作一种“背景音乐”。无论哪种需求、哪一角度,都能有所触动、有所体悟。
 
   这样,不仅让人们走进了博物馆,也让博物馆文化的影响力走进了心灵。
记者:管理员